Follow Us
News 最新消息

  • 2024.12.26

    盧廣仲 & 美麗本人〔我每一天都愛你的西文叫做 Te amo todos los días〕MV上線

    Read more...
  • 2025.01.14

    博客來 2024 CD 年度銷售榜出爐:VH、呂允入榜 🎉

    Read more...
  • 2025.01.06

    盧廣仲 2025 高雄跨年演出 現場回顧

    Read more...
  • 2024.12.20

    盧廣仲 feat. 美麗本人 我每一天都愛你的西文叫做 Te amo todos los días 全平台上線

    Read more...

back to news list
2014.01.09

【The Big Issue】陳列在美術館裡的一首歌

陳列在美術館裡的一首歌
陳綺貞

採訪 潘采萱│攝影 胡世山
化妝 沈妙玲│髮型 Betty Yeh
造型 瓊鶯│場地 在地合作社

「無論是專輯或演唱會,我都習慣有一個概念去支撐它。在選擇的時候才有依據。從《華麗的冒險》開始之後就有一個《花的姿態》的三部曲。腐朽、重生,然後來到這張則是綻放。綻放到底是什麼,我其實也想了很久。時間中的分分秒秒它不停地展開,它也有綻放的形式和本質,從你自己開始,因為必須要有個出發的地方,才有擴散。至於這張專輯中每首歌是不是一定都跟時間有關,不是最重要的,因為人就活在時間中,時間伴隨著人。這些東西唯有在時間裡發酵、累積的過程中才會出現。」

01 時間的歌 Song of Transience
「時間有感性跟理性的部份,對我來說。如果以計算的工具來說,它就是一個理性的存在。但如果被我們感知的話,它就會開始變形。很像是一個寫東西的主題,它可能會被拉長,如果它變成回憶的話,它可能就會重覆。它也可能扭曲,或是它根本不是以想像的方式存在,非線性的存在。聽過一種說法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是同時進行的,可能我們以為的未來早就發生了,這很有趣,也是我這十年來一直想寫的主題。而這首歌比較像是整張專輯裡面的一個序。」

02 漣漪 ripple
「這首歌在說一滴雨掉落在一座安靜的湖泊,就是像一個故事大綱。而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,我就用電吉他和非洲鼓進行對話,讓聽的人知道原來這麼簡單的直線型運動,最後造成多少人無法預期的效應。曾經想過能不能有一首歌可以被放到美術館裡。我覺得這首歌可以。它如果被陳列在美術館的話,整個音樂就像是一幅畫,歌詞只是下面小小的標籤。」

03 柏拉圖式的愛情 Prototype
「大學念了六年哲學。當時一直搞不懂,因為年紀還輕,沒有辦法真的充份理解。現在回過頭來看,無論柏拉圖或亞里斯多德,當時的資訊相對於現在非常匱乏,他們用自己的肉身去思考,觀察世界萬物,他們沒有這麼容易查到百科,或者集結其他人的意見,他們全部是靠想像。那份想像力是非常珍貴的。雖然太多他們的想法用現在的觀點來想是有點可笑的,但若沒有那些東西也不會有現在的文明。可能也是因為如此,我對自己的歪理也還蠻有自信的(笑),比較不容易被其他所謂的歪理左右。這首歌的前四句三年前就寫了,然後一直放著,覺得已經把想說的說完了;後來終於寫了第二段;然後又過了一年,我向來不跟任何人討論正在進行中的歌,那天跟製作人開會的時候,我突然告訴他我正在寫的這首歌,他覺得很有意思,給了我一個建議,寫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物件,比如說杯子。後來就把最後的部份完成了。整首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『柏拉圖式的擁抱不到』,因為當連你觸及不到的事情都是理想式的時候,其實理想生活並不存在,理想的愛情也不存在。似乎只有理想是存在的。」

   

04 Peace & Revolution
「想要試試看寫一首元素很簡單的歌,這首歌只有一個和弦。我一直都不是那種,嘶吼、吶喊,或是抗議的人,對於各種議題的想法,我會用我的方式去回應。一直期望我的人不要大於作品,因為作品有它自己可以被理解的光芒,若有太多『人』的狀態,可能會鎖住未來想要在歌裡面說的一些事情,自己也可能會被囚禁在別人對我的期待裡。這首歌想要說說這段時間經歷的事情,以及我認為可以批判的事情。喜歡讀書,有時候卻覺得自己被知識給制約住了,好像很容易可以搜尋到各種知識,但它反而會形成一種矛盾,獨立思考變弱了,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有一種當機的狀態。這首歌其實只有一句歌詞:你迷失了自己,走不出去,理性的封閉。因為這首歌,我們去了土耳其,錄了土耳其的吉他,比較電子式的節奏,整個曲式對我而言是很新的嘗試。想說的是,前幾年在非洲看到愛滋病婦女,她們病治不好的原因是非常荒謬的,雖然已經得到一些外界的資助,但因為無法辨認時間(她們的時間就是日出日落),不知道時間是有刻度的,所以沒辦法按時吃藥,導致延誤了治療。這是一個很強烈的衝擊。你以為閱讀了這麼多,以為了解了世界,但當真正去接觸時,才發現了解只是掩蓋了無知的部份。
我還想到蘇珊‧桑塔格寫過一句話:『促進正義可能意味著壓制頗大部份的真相。』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知道真相是什麼,所以在判斷事情時必須要多一些時間思考,因為現在太多訊息平台需要你立即地提供意見,但是在這麼快的反應之下,你的表達有時候只是想要符合別人的期望,有時候是偏見,有時候就只是出一口氣而已。對於這個部分我想要探討的,不是現象或是事件本身,而是為什麼造成不斷出現類似的事件跟現象的原因,有可能是人們對美的誤解,或是對真實的誤解,或是人類自身的誤解,對善與惡的偏見。
我想要批判這種理性思維,但我不直接把它變成直述句去聲援或是討伐,而是用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詞句,大家都看得懂但是未必大家都真的懂,知道『家』,但不一定能夠去思索在這個時代『家』的含意(例如是不是政府認可的家才是家)。所以心想,有沒有勇氣拿一個很簡單的句子,用很簡單的一個和弦,然後在重複的過程中去體認這些東西真正帶給你的意義。」

05 雨水一盒 A Box full of Rain
「這首歌詞是來自詩人夏宇的詩,大家可能誤以為是為了美國女詩人普拉斯而寫的,其實不是,它原本就是一首獨立的詩,只是後來被邀去作為「給普拉斯」的歌曲,寫的是對死亡和承諾的恐懼。當時他們做舞台劇的時候來找我譜曲,我第一眼看到的感覺是,文字意象非常強烈。我在家裡用鋼琴寫出來,中間用電吉他這種比較搖滾、也比較暴力的節奏,與鋼琴抗衡。夏宇的文字自然會激起你心裡面的野獸之聲,它很不規則,所以在寫曲上,我也用最低限度的修改。」

06 秋天蒙太奇 Autumn Montage
「楊牧為了一首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的詩,又寫了另外一篇散文。原本的句子是『幸福並不是不可能的,我們要它,它就來了』,在歌裡我把『幸福』改成『永恆』。在寫這首歌的時候,像是用蒙太奇的手法去剪接一個我認為的秋天,呈現一幅秋天的畫。那時候我看了很多楊牧的散文,他有一篇在寫他的家鄉花蓮,在他去美國求學時對於故鄉的思念,他寫得很美,隨著詩人的敘述,我突然間也變成即將離鄉背井的人的心情,背景是秋天,蒙太奇式的秋天。」

07 流浪者之歌 Gypsy in Memory
「一個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流浪的旅人,背著很多回憶。他已經非常疲憊,但是因為一路一直走,也不知道該在哪裡停下來。有一天他看到一棵很美麗的大樹,覺得就是這裡了,不如我就在樹下休息好了,然後在樹下解開他的行囊,好不容易可以休息,抬頭看到樹葉開始凋零,突然間有個領悟,一顆能讓人得到片刻休息的這棵美麗的大樹,卻也有它自己也無法抵擋的命運,所以旅人同時擁有了希望跟絕望,也覺得應該要鼓起勇氣完成自己的使命,繼續走下去,離開之後想要感謝這棵樹,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他,只能用眼淚去灌溉,謝謝它這段時間曾經給他的人生體悟。
當你聽這首歌的時候,如果你在愛情裡,你可能會聽到愛情,如果你在人生的掙扎裡,你可能會釋懷,也可能會感到一個錯誤的決定。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勇敢往前走,然後不在意過去,或不在意任何的東西?對我而言,如果你真的很熱愛一樣東西,你也有過選擇,無論是正確或是遺憾的,最終哭過,就沒有什麼了。
一首歌的形成裡面可能有一千次的抱怨,忍住了多少次毀壞,把那些東西都壓縮,都收容進來,然後可能就會變成一個長出自己生命的作品。你問我有沒有憂傷或遺憾,當然有,這是我處理的方法。」

08 倒數 Count Down
「每到年底,我就會買一本筆記本,覺得那些空白是為了未來而存在的。在這樣的心情下,這首歌詞裡幾乎每一句都是一個事件,這個東西其實是比較私人的,我把它當作是筆記式的,一些比較深刻的體悟。我在想每個人當面對一個大的段落時,都會有比較深的感想,在那個時刻,你是不管怎麼樣都慶祝,還是不管怎麼樣都反省?無論如何,12月有小巨蛋演唱會,發新專輯,這次我要義無反顧的慶祝。」

09 沙漏  View with a Grain of Sand
「那時候我在伊通街租了一間房子,在那房子裡寫了第一本散文集。那時不知道為什麼,寫歌遇到很多困難,一直寫不出來,可能因為租來房子,家具都不是自己的。之後朋友送了我一張書桌,有天下午我坐在書桌前看《一首搖滾上月球》,一位父親跟得了罕見疾病兒童的故事。我哭得很崩潰,邊哭邊想像當那位父親七十歲的時候,牽著五十歲的兒子散步在沙灘上時,兒子仍舊會提出七歲小孩才會問的問題。於是我把小孩可能會問的問題寫出來,寫著寫著,突然覺得生命這件事,很難。但我似乎又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傷痛,所以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平息那種灼熱的感覺。邊寫邊哭,哭完之後彷彿看見這對父子在對話後,在夕陽之中開開心心地回家。」

10 普魯斯特行動  Proustification
「普魯斯特是文學家裡擅長書寫時間的,用各式各樣獨特的寫作技巧去描寫時間。這首歌是一首輕快的,在講人際關係的,雖然現在我沒有使用一些社群,可是我經常看見大家隨時在上面傳遞訊息,大部分的時間在互相讓對方開心,少部分的時間是想讓對方生氣。
艾倫狄波頓有一本書在解析普魯斯特,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。因為普魯斯特身體不好,經常窩在自己房間裡的床上寫作,但其實他很喜歡社交,他社交的方式會讓旁邊的人覺得他討好別人到有一點超過,所以普魯斯特的朋友都暱稱他做的這些事情是『普魯斯特行動』。我覺得這件發生在一個文豪身上的事情,應該每個人都會發生。我可能也有,但我盡量讓討好在合理的範圍內。」

11 別送我回家 Walk Home
「有天我回媽媽家,那裡距離我家大約二十分鐘,我定期會回去跟她聊聊天。有一天她突然說:『我陪妳走回去。』印象很深刻,她陪我走回家後,隔著大馬路,我向她揮揮手,然後我突然哭了。每次在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,很傷心的時候,或這種奇怪的情緒沒有辦法找人訴說的時候,只好彈吉他。彈著彈著把它寫成歌。事後回想,那很像小時候,媽媽帶我去哪裡或是做什麼事的時候,我都會說:『我自己會。』其實是依賴,又很想表現自己是個獨立的小孩,那種矛盾的心情。因為以往我跟她住在一起,而現在變成是從她身邊回到另一個家,那種心情讓人糾結。雖然是不同的馬路,可是在彼此揮手的媽媽跟我,好像還是小時候的那兩個人。似乎是沒有改變的。那情緒很複雜,是獨立在外的孩子,比較能夠理解的感受,所以就寫了這首歌故作瀟灑。」

12 家 Home
「因為寫了這首歌,所以思考什麼是家。一直在想小時候,跟媽媽住的那個地方是家呢?還是當寫了〈旅行的意義〉,開始到處旅行,一度覺得自己應該四海為家?是那種去哪裡都會很自在的人,演唱會也是到處巡迴,認識這麼多人,有段時間別人也常問:『你什麼時候要結婚阿?』這種問題對我的困擾並不是,我要怎麼給答案,而是我開始思索,大部分的人到了一個年紀,或是到了一個狀態,會被認為有另一個人是他的家。可是當你自己住的時候,夜深人靜的時候,又會覺得這裡才是我的家。或者當你很疲憊的時候,你會覺得就是這個地方。憂傷的是,你找不到到最後的結論,因為自己才是自己的家。你必須永遠跟自己住在一起。若得到一個這樣的答案,那其他的就只是一個思索的過程,是一個我們這個時代很需要的歸屬感。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3 時間的歌演唱會
「 演唱會的概念是閱讀世界。要以家為出發點,才能用邏輯和包容世界的能力去閱讀它。」_ 陳綺貞
地點: 台北小巨蛋
日期: 11月29日(五)、11月30日(六)、12月7日(六)、12月8日(日)
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綺貞小檔案
台北蘆洲人,士林出生。
她代表一種台灣女生的樣子,認真生活,認真創作。
用一把吉他走出女性的搖滾夢想。步伐溫柔堅定。
出道十五年,只出六張唱片。量少質精。
她所掀起的文藝風格,正影響音樂界與世代青年。
除了音樂,時常默默行俠仗義。
陳綺貞永遠有一種最簡單的生活方式,搖曳出她最獨特的姿態。
在一片喧譁之中,靜靜堅持她最堅韌的成長。
她的創作富含概念,是華語樂壇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歌手之一。
作風極為低調,極少於媒體曝光 。

文章來源:The Big Issue